@KTzone » 資源 - 教學文章 » 尋百工: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 (PDF@104MB@KF@繁中)


2022-10-8 00:35 yoyo89312
尋百工: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 (PDF@104MB@KF@繁中)

[img]https://www.hostpic.org/images/2210061425180097.jpg[/img]

【檔案名稱】: 尋百工: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
【檔案格式】: PDF
【檔案大小】: 104MB
【檔案空間】: KATFILE
【上傳日期】: 2022-10-06
【刪檔天數】: 30天無下載自動砍檔
【檔案載點】: [url]https://katfile.com/4mp4f1zpzm9r[/url]
【解壓密碼】: 無

[url=https://katfile.com/users/dtkdtd/88717/EB00K][size=5]更多電子書資源下載[/size][/url]

[b]【內容介紹】:[/b]

2010.11.15《商業週刊》第1199期/alive優生活283期封面故事:舊是新潮 ~ 探訪台灣百大工藝,發現9款傳統潮物
失落的百工.台灣最在地的美力
向美好常民文化的守護者與傳遞者致敬

  你知道在電器科技產品普及的現代,還有人用稻稈編織成「茶壽」這種天然保溫容器,免插電又環保,完全符合當今綠設計的風潮?

  在媽祖遶境儼然已成為新興的文化觀光活動,你知道在陣頭最前端,宣告媽祖出巡的響亮「哨角」,極可能是出自有四十幾年製作經驗,年逾八旬的師傅之手?

  當電影《父後七日》以一場看似荒謬的悲喜葬禮,點出台灣特有的民間風情時,你知道「孝女白琴」為何要透過看似誇張的吶喊與哭號傳遞喪家的悲悽?

  街頭林立的高科技美容護膚中心,也許是時下愛美年輕男女的聖地,但你可體驗過挽面師傅手持細細棉線,就能擺平你臉上的汗毛和粉刺,還你一張清爽光滑的面容?

  這是四個還在就讀大學設計科系的年輕學子花一整年的時間,靠著兩部摩托車走遍台灣大小鄉鎮,尋訪在時代快速滾動下日趨湮沒的100個傳統行業/手藝的動人紀錄。他們以年輕的眼、真摯善感的心,腳踏實地去尋覓、挖掘乍看也許陌生,但曾和庶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市井工匠與職人,用文字和圖像去捕捉親身所見、所聞、所觸的一切,刻劃每一個工作者默默堅持的身影,所承繼的傳統文化,及其深植於風土民情所內含的生活智慧及工藝巧思。

  於是,在一次次與各種民俗工匠職人的相遇裡,在無數的第一次體驗裡,四個學生品嚐了吹糖、畫糖、傳統糕餅……師傅手藝幻化的香甜童年好味;體驗了舉凡頭上戴的(斗笠)、身上穿的(客家藍衫、旗袍)、腳上蹬的(木屐、草鞋)、日常起居用的(榻榻米、籐椅、木桶、竹蒸籠),族繁不及備載的各色天然正物;領略了做毛筆、揉墨、製硯,或小到毫芒雕刻、大至畫野台戲佈景的精湛技藝;親訪了傳遞死生大事、神鬼信仰的種種禮俗職人與傳統工藝匠師……

  這100則故事,100個身影,說的固然是職人們在時代變遷中始終堅持的專注精神與精細技藝,但我們也從這四個年輕學子的投入與熱血中,看見傳統行業在凋零喟嘆之外的一絲曙光與生機。

作者簡介:
祁台穎
  台北人,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畢,未來希望可以往電影編導的方向邁進,目前正積極學習。

林品儀
  台中人,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畢,未來希望朝人文紀錄與平面設計發展,不管如何盡力去做吧!

紀岱昀
  台北人,平日習慣用相機記錄生活的小細節,觀察美好的事物,主修視覺設計、繪畫,樂於參加藝文活動,閒暇時喜歡看電影、閱讀小說跟雜誌,最愛做的事是和朋友運動打球。

廖祿禎
  水瓶座,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視覺傳達組畢業,專長為平面設計、文案、動態影像等,現為自由接案之設計工作者。

[b][color=Purple]【免責聲明】[/b]
本人呼籲會員們不要將本站資源用於盈利和/或非法目的
本人亦不承擔會員將本站資源用於盈利和/或非法目的之任何後果和/或法律責任
本圖像文件皆從網上蒐集轉載/不承擔任何技術及版權問題
下載鏈接僅供寬帶測試研究用途/請下載後在24小時內刪除/請勿用於商業目的[/color]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