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KTzone » 資源 - 教學文章 » 憨人造大橋:嘉邑行善團不為人知的大愛故事 (102MB@PDF@KF/ML/FD/RF/UU)


2022-4-6 06:35 hibye3721
憨人造大橋:嘉邑行善團不為人知的大愛故事 (102MB@PDF@KF/ML/FD/RF/UU)

【檔案名稱】:憨人造大橋:嘉邑行善團不為人知的大愛故事
【檔案大小】:102MB
【檔案格式】:PDF
【檔案語言】:繁體中文
【檔案空間】:KF/ML/FD/RF/UU
【上傳日期】:2022/04/05
【刪檔天數】:30天無下載自動砍檔
【預覽圖片】:
[attach]771411[/attach]
【內容簡介】:
  [color=Red][b]一群樂天知命的小人物,一座座用大愛及真善建造起來的小橋,這是一本充滿喜樂及感恩的「人與橋」的故事。

  「嘉邑行善團」-日本人讚譽這個行善團體是「善人的菁英」,台灣歷史學家則稱它為「台灣行善史上的驕傲」,為此,國立編譯館還將其感人故事列入國小教科書裡,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。[/b][/color]

因為好書,所以才能榮獲以下人士共同的推薦:

    李遠哲:中央研究院院長
    鄭欽仁:總統府國策顧問,台大教授
    於宗先:中央研究院院士、前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
    鄔宏潘: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,前中央研究院處長、台大教授
    周昌宏:中央研究院院士、屏東科技大學校長
    紀政:體壇名人,社會終身義工
    陳貴賢:中央研究院原分所研究員
    陸篙煌:旅美教育學者,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

  認識「嘉邑行善團」

    一九六八年林炳山正式成立「行善堂」
    一九七七年由於團員有限,行善地點也大都以嘉義縣市為主,故外界便把這個組織稱之為「嘉義行善團」
    一九八五年行善團在嘉義市興建「善通橋」,並決議將「嘉義行善團」改名為「嘉邑行善團」
    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三日,榮獲麥格塞塞獎
    一九九八年,老團長何明德逝世後,嘉邑行善團一分為三,分別為:嘉義市嘉邑行善團、何明德行善團,以及中華民國嘉邑行善團
    此後,行善團的足跡不再僅限於雲嘉南地區,逐漸擴大到全台灣各地

  嘉邑行善團的團員剛開始時固定捐款的團員大約三百餘人,實際參與造橋的義工僅有三十人左右。到了一九八九年,經由媒體不斷報導後,一時聲名大噪,成員遽增到三萬人;一九九五年八萬人;何明德榮獲「麥格塞塞」獎後更突破二十二萬人,造橋義工也增加到兩百人。他們來自各個不同階層,包括公務員、律師、建築師、教授、老師、校長、警察、和尚、工人、司機、民意代表、學生、家庭主婦,以及大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。

【下載載點】:
[url]https://katfile.com/qb17rd0tqvix[/url]

[url]https://down.mdiaload.com/w0f57glkdu7a[/url]

[url]https://down.fast-down.com/5szyhe6o4wn5[/url]

[url]https://rosefile.net/dwk8khwauc[/url]

[url]https://userupload.net/t4d46o5eq3yh[/url]

[size=5][color=Red][b] 請勿盜檔轉載[/b][/color][/size]

【解壓密碼】:無

[url=https://katfile.com/users/Anyone][size=5][color=DarkGreen]【Katfile資源總集】[/color][/size][/url]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