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KTzone » 日常 - 飲飲食食 » 食譜-家常小菜 » 在家開個台灣小吃攤--食譜和做法~超贊的哦


2015-5-13 10:53 cindyanan
在家開個台灣小吃攤--食譜和做法~超贊的哦

到了晚上,街頭熙熙攘攘的小攤子,總是有別樣的魅力,可能不夠衛生、可能要等很久,但是鮮艷的顏色、濕熱的夜晚和鮮活的人群,總是能給人帶來更旺盛的食慾。



台灣的飲食同日本飲食一樣,受到了比較大的外來食品的影響,以閩南小吃、客家小吃為主,原住民的小吃反而少見一些。如果報起來,那也能上一出報菜名,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蚵仔煎、擔仔麵、大腸包小腸、棺材板等!等!等!等!


一個省份,能夠把小吃這種東西發揚光大,竟然成了相當有名的旅遊景點,台灣人民能吃愛吃的精神也是蠻讓廚房君佩服的,台灣很有名的景點給廚房君的感覺是XX夜市、XX夜市和XX夜市。。。


夜市中比較有名的呢~最大的肯定是士林夜市,但是也因為太大太有名,近年來含金量有點下降了,找到真正好吃的東西需要火眼金睛,但是這一定難不倒你們對不對!比較傳統的是台北寧夏夜市;華西街夜市的話,那就是現實版的《艋舺》啦~基隆廟口、高雄六合夜市現在發展的也都很好,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嘗一嘗吶!那才是真正的扶牆進、扶牆出~


[b]-- 蚵仔煎 --[/b]
by 雯婷茜子


蚵仔煎是很有故事的小吃,發源於福建泉州,是個有故事的小吃呢!關於蚵仔煎有兩種說法,一種相傳是古代勞動人民應對糧食不足而發明的飽腹食品,是貧窮社會裡的創意料理;還有一種說法是,當年鄭成功在攻打台灣時,因荷屬東印度公司將白米藏匿起來,鄭成功命軍士用番薯粉加水和入當地的蚵仔,煎成餅狀,來應對糧食不足的狀況才誕生的。總的說來是為了果腹,現在卻因為味道鮮美,成為了大家都很喜歡的街頭小吃。
[img]http://s2.buzzhand.net/uploads/d7/e/691240/14314743263270.jpg[/img]


[b]-- 用料 --[/b]
海蠣、雞蛋、地瓜粉、大蒜葉、醬油


[b]-- 做法 --[/b]
❶ 將海蠣清洗乾淨瀝干水分,4根大蒜葉切成碎片,一同放入大碗中加入一勺醬油;
❷放入地瓜粉,加水、打入兩顆雞蛋,攪勻,這裡有個比例問題,我是一斤的海蠣,加入六勺的地瓜粉,喜歡多吃海蠣的朋友可以適當減少地瓜粉的量;
❸鍋內入油,9成熱后(用手放在上面感覺明顯的燙)再將所有食材倒入鍋中。關鍵:油要多放一些,因為是做海蠣煎,油最好不要中途加,需要一次放足;
❹ 海蠣倒入以後,不要馬上翻動,等待餅狀的海蠣煎周邊開始有些微微焦黃后,再用鍋鏟翻面;
❺ 煎海蠣的手法:切忌用鍋鏟拍壓。這樣出來的海蠣煎不夠鬆軟可口,最好輕輕翻動就可以了;
❻ 不斷翻面,等待所有海蠣餅的兩面都煎得焦黃,將蛋液淋在上面,再繼續煎一會兒;
❼ 蛋液很快就凝固,這時候嫩嫩的海蠣煎就可以出鍋了,淋上廈門的甜辣醬就可以食用啦。


[b]-- 大腸包小腸 --[/b]
by 雯婷茜子


台灣小吃比較有趣的地方是,有大腸包小腸啦~大餅包小餅啦balabala的,長得很萌,名字也很Q。大餅包小餅是麵餅包餡餅,大腸包小腸是用糯米腸包裹台式香腸,跟熱狗有點像的,但是總的來說,還是糯米腸更能適合國人的口味~
[img]http://s2.buzzhand.net/uploads/d7/e/691240/14314743275275.jpg[/img]


[b]-- 用料 --[/b]
台灣糯米腸 兩根
紅衣香腸 兩根
黃瓜 適量
花生碎 適量
蘿蔔乾 適量
雞蛋 適量
大蒜瓣 少許
醬油膏 適量
甜辣醬 適量


[b]-- 做法 --[/b]
❶ 鍋內放適量油,將糯米腸,紅衣香腸放入,小火慢慢煎至皮焦黃;
❷ 黃瓜切片,糯米腸用刀割開一個小口,放入花生碎;
❸ 雞蛋打散,蘿蔔乾切碎,蒜切成片;
❹ 鍋內入油,先將蘿蔔乾,蒜瓣炒香,再淋入雞蛋煎熟做成菜脯蛋;
❺ 最後將菜脯蛋切碎放入糯米腸中,再放入紅衣香腸,黃瓜片,淋上醬汁即可。


[b]-- 小貼士 --[/b]
❶ 在家中不用炭火燒烤糯米腸,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煎熟,用筷子能輕鬆的撮入即可關火;
❷ 菜脯蛋一定要將蒜的香味爆炒出來再淋入雞蛋,做成蛋餅狀,即香又嫩。


[b]-- 少油棺材板 --[/b]
by 耶魯guesscc


棺材板如果是第一次聽的話感覺還是有點怪異的,為毛一個好吃的東西要起到這麼陰森的名字,當然相傳剛開始不叫這個啦,是叫雞肝板的,後來經過老師傅的改進變得超級好吃,老師傅也根據「棺材板」的外在形象確定了這個名字。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啦,好吃就夠了啦!外皮酥脆,餡料滿滿,一口下去,只有爽歪歪的滿足感。
[img]http://s2.buzzhand.net/uploads/d7/e/691240/14314743281485.jpg[/img]


[b]-- 用料 --[/b]
胡蘿蔔 1根
洋蔥 1個
玉米 1根
馬鈴薯 1個
蒜末 3-4瓣
吐司麵包 1個
麵粉 30g
濃椰漿 200ml
鹽 適量
白鬍椒粉 適量


[b]-- 做法 --[/b]
❶ 把胡蘿蔔,馬鈴薯切丁,玉米掰成粒。蒜末切好。下油,鍋內放入洋蔥,蒜末爆香;
❷ 放入胡蘿蔔,馬鈴薯繼續翻炒。玉米可以等一下再放。翻炒均勻后撒上適量鹽,撒上麵粉(有篩子過篩麵粉會更好),繼續翻炒;
❸ 倒入椰漿,轉小火,燜煮至蔬菜柔軟。撒上適量胡椒粉。關火;
❹ 在小燉鍋(鍋要乾的,有水記得擦乾)里,倒入油,不用太多,能覆蓋住吐司底層的3-4cm就好;
❺稍等油溫升高,等到用筷子戳入油時出現白沫,將吐司下鍋。一定要注意,溫度不要太高,因為油少,很容易炸焦。6,7秒後用筷子翻轉吐司,使吐司炸烤均勻。如果一下鍋「滋滋」聲大,先將小鍋移到旁邊的濕抹布降降溫;
❻ 噹噹當,少油版的吐司終於出鍋啦!切之前注意燙手。用小刀輕輕把蓋子切下來,挖出吐司的白麵包。。。準備填餡!聞起來超香。


[b]-- 小貼士 --[/b]
❶ 實在沒有椰漿可以用椰奶代替,但是口感沒有椰漿好~我最喜歡雄雞牌的濃椰漿!
❷ 大神們,做好了記得趁熱吃!
❸ 旁邊可以放一個濕抹布,注意油溫不要太高!


[b]-- 綿綿紅豆冰 --[/b]
by 肥肥魚


台灣的各種圓子各種冰可以說是有口皆碑,料足味美,冰打的極其綿密,冰爽不失細膩,雖然好像並沒有什麼值得說道的故事或者做法,但是完全不能阻擋吃貨們對它的熱愛!
[img]http://s2.buzzhand.net/uploads/d7/e/691240/14314743287477.jpg[/img]


[b]-- 用料 --[/b]
紅小豆、水、白糖、蜂蜜、椰漿、牛奶


[b]-- 做法 --[/b]
❶ 紅小豆泡三小時,水加入刨冰機盒子製成冰塊備用;
❷ 紅豆加水煮至鬆軟,加入大塊冰糖溶化,快軟爛的時候撈出晾乾,加入蜂蜜攪拌備用;
❸ 接下來動作要快~刨冰機刨冰,淋上牛奶,少許椰漿和蜂蜜,撒上小豆即成~


[b]-- 小貼士 --[/b]
❶ 椰漿有普通的和減脂的,前者用於燉菜,後者用於做甜品等~;

❷ 冰不含糖,甜味來自蜂蜜和紅豆,口感很舒服,清香而不膩~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